(原標題:樓市調控唱響“居住保障”2017年將加快出臺長效機制) 樓市調控唱響“居住保障” 2017年將加快出臺長效機制 回望2016年的樓市,大體可以用初期溫和、中期暴漲、後期降溫來概括。在新一輪調控過程中,管理層始終堅持因城施策、一城一策的原則,既確保三線、四線衛生城市去庫存的需要,又遏制一線、二線城市過度上漲勢頭。從第四季度各地樓市交易數據來看,政策組合拳狙擊瞭部分炒房需求,使整體市場步入到相對平穩的狀態。 問市場 房價為何加速上漲 今年伊始,全國樓市逐步從2015年的階段性低點向上攀爬,並在京滬深三大城市的帶動下,進入全面普漲局面。受此影響,一方面今年土地拍賣金額創下歷史新高,另一方面食品,以高溢價、高總價、高單安全價為代表的“三高地王”地塊頻繁露臉。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,2016年全國300城經營性用地成交金額為19769億元,相比2015年增加23%,創下近三年新高,僅較2013年減少1779億元。值得註意的是,2016年全國300城土地市場成交建築面積40977萬平衛生方米,同比下降28%,成交規模連續第三年收窄,且同比降幅不斷加大,僅為2013年成交建築面積的四成。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一位分析師告訴《證券日報》記者,2016年樓市成交面積縮水,但成交金額不減反增的主要原因在於,自2015年以來,整體寬松的貨幣環境及熱點城市房價的持續上漲,推高瞭市場的價格預期。 據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12月20日,全國共計成交336宗單價、總價地王,數量再創新高。整體來看,總價地王集中在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;單價地王則絕大部分聚集在一線城市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當前房衛生地產市場過熱的主要原因與貨幣、信貸政策有直接關系,表現為居民加杠桿購房與企業加杠桿購地兩個方面。 從央行公佈的最新金融統計數據可食品以看到,1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為7946億元,環比增加1433億元,超出市場預期。其中,11月份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96億元,仍是貸款“主力軍”。 張大偉認為,房地產信貸政策是影響樓市走勢的關鍵因素。因為從多年來房地產發展歷程看,一般信貸收緊的安全年份房價都會相應的有所下調,而信貸相對寬松的年份,房價則一路高漲。 去虛火 調控政策頻頻出臺 對於每年的樓市發展來說,“金九銀十”一直被看做是全年樓市發展過程中的黃金時期。受上半年樓市持續安全“高燒”影響,今年的“金九銀十”對於買方和賣方來說有著天壤之別。 《證券日報》記者梳理發現,自10月初以來,目前已有三波調控政策接踵而至。首先是9月30日“京八條”發佈以來,全國共有22個熱點城市以“一城一策”的方式,從安全限購、限貸、土地供應等方面開啟瞭本輪房地產調控;隨後,國傢發改委及住建部部署瞭商品房銷售專項檢查,銀監會要求銀行對房地產相關業務進行專項檢查,亞洲永久免費視頻網站 保監會要求保險機構對不動產及衍生金融產品投資開展自查,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規范網貸和股權眾籌從事房地產金融,滬深交易所對房地產行業分類監管采取“基礎范圍+綜合指標評價”的分類監管標準,此外,國傢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文,京冀交界地區嚴控房地產開發建設,強化房地產市場管控;再隨後,一些高燒不退的熱點城市也在第一輪限購、限貸的基礎上,相繼出臺“補丁”政策,尤其是進入12月份以來,武漢、鄭州、濟南等地再次加碼調控舉措。 調控措施發揮瞭穩定房地產安全市場的作用。記者從國傢統計局瞭解到,目前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降溫,房價走勢明顯趨穩。其中,與11月上半月相比,11月下旬一線和熱食品點二線城市中,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,降幅在0.1個百分點至0.9個百分點之間;2個城市環比持平;其餘4個城市環比漲幅也均回落至1%以內。 如果單從“北上深”三大一線城市來看,目前北京新建商品住宅、二手住宅價格已經基本止漲,亞洲免費圖區在線視頻其中上海11月份開始下降,而深圳自10月份起已連續下跌兩個月。 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在本輪樓市調控過程中,各地對於炒房需求的入市門檻有瞭明顯提高,尤其是通過要求繳納社保等方式,使得炒房者入市難度加大,進而抑制此類需求。總體來看,明年樓市調控仍會朝著一個穩定的狀態進行,對於部分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,將有繼續收緊的可能,主要是二線的省會城市。 |